2022年4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第七次集体备课会在博雅楼108教室进行。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段彬主持,全体德法课教师参加。
此次集体备课主要由李明芬老师和熊桂花老师围绕“专题三 法治兴则国兴”第一讲“如何理解法律的起源和本质,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进行同课异构,主要由李明芬老师进行备课分享汇报。李老师通过“案例一:人脸识别案件频发,大众隐私谁来保护?”“案例二:网络喷子怎么处罚?”进行教学导入,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廌( zhì)讲清楚法律的起源,通过《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法的论述讲清法律的含义,再通过讨论“法一开始就存在的吗?法会一直存在吗?”讲清法律的历史发展,最后通过移动微法院平台引领移动电子诉讼发展潮流讲清社会主义法律相关内容。
李老师分享完备课思路后,其他老师各抒己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案例选用、学习通主题讨论等内容进行研讨。段彬老师认为教学重点应放在法律的本质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获得其他老师一致认可。同时,段老师提出可以添加主题讨论“法律规范与其他规范的区别是什么?法律规范的特点是什么?”,也可让学生思考“新交规的酒驾、醉驾处罚”案例。李金华老师认为可用司法公开透明化来说明司法公正。
每次同课异构,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解析与重构,也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一次有益探索,还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真切反映,大家集思广益,为上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