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

发布时间:2022-04-10 发布者: 访问次数:

2022年4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教研室第六次集体备课会在博雅楼109办公室进行。本次集体备课会由段彬主持,全体德法课教师参加。

按照集体备课计划安排表,本次集体备课由两位老师围绕专题二《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第四部分内容“相亲相爱——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家庭美德,幸福之基——如何确立正确的恋爱观?”这一内容提出同课异构方案进行汇报。向慧萍老师梳理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采用视频案例公益广告“家庭”导入新课。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讲话,总结家庭对个人、对社会的作用,引入第一个知识点——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按照是什么、作用如何、如何构建的思路进行授课。其中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家风分享、《家庭教育法》、红色家风内容的宣讲。以“如何看待婚姻”的讨论引入第二知识点——恋爱和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讲清楚处理几个关系、避免五个误区。最后以讨论“如何践行正确的恋爱观”结束。彭钦老师就“知行合一——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修身之道——如何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进行了备课思路分析。认为在志愿者服务这个知识点可以结合所教学生专业来讲解。

两位老师分享完备课思路以后,其他老师围绕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案例进行研讨。熊桂花老师在课程逻辑结构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罗定华教授指出家庭、家风、家教三者概念需要进行区别和解释。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既是对教学内容的解析与重构,也是对教学方法的一次有益探索,讨论最终确定了课堂案例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最后,教研室主任段彬老师强调“在课堂上严格按照集体备课思路进行授课,避免自由发挥,思考不全面产生不良影响”,与会老师一致表示同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