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八七会议:历史在江城转折

发布日期:2021-05-17 浏览次数:

 

   

千百年来,一首首英雄史诗镌刻在江汉朝宗之畔。漫步在汉口历史风貌区,片瓦块砖无不述说着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屈辱与抗争、苦难与辉煌。在鄱阳街边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怡和新房里,拾级而上,二楼左转即到一个房间,三屉桌、方凳、圆凳、长凳和靠背椅,错落安放,显得有些局促。这里便是八七会议会址。

因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共中央机关各部门相继迁移办公地点,中央领导人和身份公开了的共产党员陆续更换住所,党的活动迅速转入地下状态。

翻开1927年8月7日的《民国日报》,从一篇题为《汉口陷于恐怖状态 伪政府犹力事粉饰》的报道中,足以窥见当时武汉局势险恶的冰山一角。鉴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决定召开中央紧急会议。会议原定于7月28日举行,因为形势紧张,交通困难,被一再推迟。等到8月7日,不得已只能仅在武汉的中央执监委员、青年团中央委员及湖北、湖南、上海的负责同志开会。

1927年8月7日,瞿秋白、毛泽东、邓中夏等21位革命志士,以及共产国际代表及两位俄国同志和中央政治秘书邓小平,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审查和纠正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在鄱阳街边一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怡和新房里,拾级而上,二楼左转即到一个房间,三屉桌、方凳、圆凳、长凳和靠背椅,错落安放,显得有些局促。这里便是八七会议会址。

八七会议地点选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鄱阳街139号)二楼,是经过仔细考量的。那里曾是苏联驻国民政府农民顾问拉祖莫夫的住所,前后有楼梯,后门通小巷,屋顶凉台与邻居凉台相通,便于发生意外情况时撤离。

  此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是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作报告,指出党在此前的错误及今后的工作路线;二是瞿秋白代表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作关于党在今后工作方针的报告;三是改组中央政治局。

  八七会议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会议精神,在黑暗中高举起革命的旗帜,以血与火的抗争,回答国民党的屠杀政策,领导秋收起义、黄麻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逐步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八七会议虽然会期只有一天,但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绝处逢生。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评价说,在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使全党没有为极其严重的白色恐怖而惊慌失措,重新鼓起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勇气,从而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