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第十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增强广大青年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2025年4月10日晚7点学生处、安全处、团委在学生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观影活动”,人工智能学院20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观看。

此次观影主题为《我和我的父辈》。该影片以乘风、诗、鸭先知和少年行四个独具匠心的篇章,围绕抗战时期的舍生取义、建设年代的隐姓埋名、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新时代的科技报国等内容,编织了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父辈们用自己的人生选择告诉大家:国家安全既是宏大叙事,也是每个人的生命实践;既是外在的盾牌,也是内化的精神基因。

电影中《诗》篇章里的航天工程师父亲,是国家安全“无名英雄”群体的缩影。他不能告诉孩子自己具体做什么工作,只能用写诗的方式传递深沉的爱与信念。国家安全从来需要这样的“沉默大多数”——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新闻头条中,但正是他们的坚守构筑了国家安全的基石。广大青年应该致敬这些无名者,更要认识到:国家安全不是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具体人生的选择编织而成的保护网。
《鸭先知》中那位敢为人先的父亲,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普通人为改变命运与国家面貌所迸发的勇气。这种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关系,正是国家安全最深厚的民意基础。国家安全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命题,它与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每个人的发展机会息息相关。当一个社会能够保障公民通过诚实劳动实现梦想,国家安全就获得了最坚实的内部支撑。反过来说,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守护,也源于国家能为个人发展提供安全环境和公平机会。这种双向滋养关系,是国家安全最可持续的形态。

影片中父辈们面临的各种抉择,揭示了国家安全的精神内核实质是一种价值排序。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冲突时,当安逸生活与艰苦奉献并存时,父辈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这种价值选择能力,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育这种价值判断力——知道什么值得守护,明白为何而守护。从父辈手中接过的不仅是物质遗产,更是这种在关键时刻知道“何者为重”的精神罗盘。
观影结束后同学们都被深深触动。父辈在奉献与担当上体现为国家事业的牺牲,在梦想与追求中展示勇于创新,在亲情与传承里对子女的期望。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国家安全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非“灌输”。它要唤醒广大青年对来路的记忆——知道安全从何而来;唤醒对现实的认知——明白威胁何在;唤醒对未来的责任——思考如何守护。电影中那些父辈形象之所以动人,正因为他们展现了这种觉醒后的生命状态——将国家安全从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使命。
此次电影观影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学院学子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对亲情的感悟,深化了同学们对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奉献与担当的理解。还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国家安全从来不只是边防哨所里的钢枪,也不仅是网络空间里的防火墙,它更是一种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传承。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父辈们为榜样,铭记历史、珍惜幸福生活的同时,更加努力地追求知识,勇于面对困难,培养创新精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