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农村大地落地生根,同时进一步挖掘思政课教学相关素材,促进思政课教师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前往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八一村、五星村、石坪村开展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0日上午,在简短的出征仪式之后,教师驱车前往万区恒合土家族乡,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理论宣讲、资源挖掘等形式开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老师们首先来到恒合石桥梁烈士墓群开展“缅怀先烈铭初心 跟党奋进新征程”祭拜英烈活动,全体人员向在“凤仪暴乱”中牺牲的卓云、卞洪运、牟鸿儒、刘洪山、米招待等五位烈士三鞠躬并默哀致敬,在革命烈士墓碑前,全体人员认真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烈士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光荣历史,追忆革命先烈的高尚情怀。

10日下午,在五星村和八一村村两委负责人的陪同下,实践团一行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高标准农田和有机茶叶种植情况;7月的恒合,蓝天之下,“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自然成景,颇为壮观。据了解,恒合土家族乡大力实施粮食稳产增产计划,去年完成5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今年计划再改造8000亩,并实行有机茶叶、烤烟和蔬菜轮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全力以赴振兴山乡。

11日,社会实践团一同前往石坪村进行理论宣讲和乡村产业发展调研。在石坪村村委会三楼会议室里坐满了从周边赶来的村民,他们正在认真聆听实践团举办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理论宣讲结束后,实践团一行前往老革命家中,看望慰问已90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开展“聆听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下午,社会实践团一行参观调研了三峡古枫香园,感受点“绿”成金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理念转换和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发展方式变革。

12日,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早早来到恒合乡集市发放宣传资料,并对当地群众进行走访调研,随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村民对面交流,开展政策解答和理论宣讲,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加深对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国家惠民政策的把握。

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搬到田间地头,讲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切实服务好当地乡民,知百姓之需,解乡亲之惑,将“三下乡”实践精神贯穿于活动始终,并把社会实践成果有效转化成教学案例,与思政课教学有机融合,让思政课教学更加鲜活,更贴近实际,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和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