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简介(2023版)

发布时间:2024-03-01 发布者: 访问次数: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之一,学时数为48学时,学分数为3学分。本门课程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一起构成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

(二)课程任务

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与法治问题,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简介及教学目标

(一)课程内容简介

本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包含七个专题,专题一: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专题二:领悟人生真谛 把握人生方向。专题三: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专题四: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专题五: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专题六: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专题七: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新时代的内涵、意义和对大学生的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掌握理想信念的内涵及其特征;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含义及关系;明确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明确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掌握公民道德准则和道德践行的基本途径;理解法律的特征和运行,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能认清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把握人生问题;能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用正确的爱国观来辨析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能在学习中训练创新思维;能在学习中训练创新思维;能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可信;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能具备以案说法的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将个人之小我融入社会之大我,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浓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不断锤炼道德品格,提升道德境界;具备基本的法治观念,具备法治思维和基本的法治素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