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市高教学会会长欧可平,高教学会原执行会长张宗荫、高教学会常务副会长严欣平等一行赴白土大林村开展扶贫工作调研。学校党委书记陈章、校长杨和平,副校长赵福奎等学校领导陪同调研。

扶贫调研会在大林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会上,陈章介绍了近几年学校在大林村的扶贫工作情况,杨和平介绍了我校在大林村的扶贫产业项目——稻渔项目的基本情况。白土镇镇长金敦伦介绍了白土镇基本情况。
为充分发挥双方在人才、信息、实践平台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提升,助力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在大林村村委会,高教学会和大林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通过协议约定,高教学会今后将会为大林村提供农业产业技术、咨询、规划等技术支持,围绕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白土分院建设,依托学会资源为大林村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咨询、规划等服务活动,以及联合开展项目申报与研究。签约仪式后,高教学会为大林村捐赠了扶贫资金和书籍。大林村村民代表现场见证了签约和捐赠仪式。


会上,欧可平会长指出,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智,高教学会将会利用自身在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大林村的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欧可平表示,大林村近几年在三峡职院持续不断的帮扶下 ,通过产教扶贫、发展产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建卡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摘帽,我们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坚持政策不能变,目标不能散,后劲不能松,队伍不能撤,要沿着国家制定的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继续前进,工作上持续发力,今后,相信大林村在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扶贫工作队伍和大林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更早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目标建设。

欧可平一行还专程走访慰问了贫困户,为他们送去大米和食用油等慰问品,询问其生活情况,勉励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大好扶贫政策面前,积极主动发展产业,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


欧可平一行还实地查看了大林村500亩稻渔米基地,详细了解了稻渔项目发展情况,对我校下一步围绕稻渔产业做大做强,将大林村打造成全国示范基地表示肯定。在大林村大米加工厂,欧可平等对“三峡稻鱼米”的生产规模扩大、品牌推广、电商销售等给出了科学中肯的意见建议。
我校从2015年起负责白土镇大林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先后派驻了两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通过“党建带动、村民主动、校村联动、文化促动、项目推动”的“五项行动”,帮助大林村实现脱贫摘帽。今年,“稻渔”共生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同时,今年挂牌成立的乡村振兴学院白土分院将在发挥职业教育科技和智力优势上持续发力,推动美丽大林、美丽白土建设。

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成立于1999年1月。学会是重庆市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机构自愿组成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现有会员单位83个,其中在渝高等院校68所,形成了覆盖在渝高校的学术组织网络。我校是首批会员单位。学会被评选为中国高教学会先进会员单位,是重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型社会组织和学术智库。